提到幸福,我们往往把它当作一个终点,一个可见的目标,如房子、升职加薪、豪车,仿佛只要得到了某个渴望的东西,达成了愿望,我们就得到了幸福。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提高了太多,有了更充足的食物、更舒适的住所、有网络,周末可以看电影娱乐,可是现代人患上忧郁症及心理疾病的案例仍在逐步增加当中。拥有更多,可能并不等于人生就越幸福。
今天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做《幸福的方法》,作者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,他在哈佛大学开设过一门关于如何获得幸福的课程,这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一门课,学生也反馈这门课让他们生活有积极的改变。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是:幸福快乐,并不是成功后才能拥有的东西,而更像是一种心理状态,一种感受快乐的能力。就像我们小时候,并没有太多物质,一个小玩具、一本漫画或者和朋友玩就会感到快乐。而长大后,我们名下的财产越来越多,那种快乐的感觉却越来越少。长大过程中,我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是,努力工作去换取明天的幸福,这让我们逐渐忘记了感受当下的快乐。
为什么追求幸福快乐,答案是简单而肯定的,幸福快乐是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。“我是否幸福”这个问题本身暗示着一种极端的看法:我要么幸福,要么不幸。在这种理解中,幸福成为一个终点,达到了,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就结束了。而这个终点并不存在,对这种误解的执着只会导致不满和挫败感
我们永远可以更幸福,很少人在一生所有时刻都非常满足无欲无求,也很少人在生命中感受不到丝毫幸福,所以与其问自己是否幸福,不如去探求一个更有益的问题“怎样可以更幸福”,这个问题更符合幸福的实质,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追求、永不间断的过程,而不是一个终点。我们可以比昨天更幸福,我们也可以相信,明天的我、几年后的我,比今天更幸福。幸福是一座需要我们终其一生去发掘的宝藏,“让自己更幸福”应该是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。只会注意眼前快乐,不考虑后果和未来,认为幸福就是逃避困难,把满足当下欲望视为最重要的事情,这样的生活方式没有解决任何真实世界的问题,却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痛苦。
这种生活模式下,人们认为幸福是一个终点,得到某种东西,人生就会得到幸福。可事实上,当我们得到一种东西,不久我们会想要更多,更好的东西。一个又一个更大的欲望追求下去,这条路是没有终点的,我们也无法由此到达最终叫做“幸福”的彼岸。因为我们错误认为完成某种目标,是衡量一切的标准,包括追求幸福。书里举了Tim的例子,Tim认为只要做到公司高层,每个月有6位数收入,他一定可以过得很幸福。而这份工作带给他非常大的压力,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,他这样说服自己:小小牺牲没有关系,只要努力工作就有机会升职加薪,走向人生巅峰。
多年超负荷的办公,Tim也如愿成为了公司高层,拥有了独立办公室,但他回看自己当初认为“成为公司高层一定会非常幸福”的想法,却怅然若失,这些年为了工作牺牲掉太多东西:被他忽略的家人、多年暴饮暴食导致身体变差、逐渐不再联络的朋友们......而且他发现,这些年自己过的并不快乐。这个例子或许有点极端,但也可以让我们反思自己:是不是在追求某种目标时,忽略了生活中一些重要的东西,也可以思考:工作让我们快乐吗?如何可以更快乐呢?是否可以选择更有意义的工作呢?如果不能离开,有什么事可以做呢?当我们不断问自己问题,才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重要的是,别让盲目的追求,剥夺了自己该有的人生。这里是指已经放弃追求幸福快乐的人,他们不再相信生命是有意义的,也不再相信自己有改善自己境遇的能力,在过去的阴影笼罩下,他们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会得到幸福。
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经坐过这样一组对照实验:他将实验狗分为3组,放入3个地板充电的房间。第一组实验狗轻微触电后,只要碰一个开关就会停止电击,第二组实验狗没有办法阻止电击,第三组实验狗没有受到电击。接下来,所有的狗都被关到一个带有栏杆的区域,并轻微放电,这时第一组和第三组狗很快跳出栏杆,而曾经历过被电击又无能为力的第二组实验狗,放弃一切努力,只是在原地哀嚎。塞利格曼的实验证明,我们容易陷入“习得性无助”的状态中,当失败后,我们会持续性习惯放弃,甚至绝望,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。作者认为处在这种模式下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,他们选择做热爱的事情,在追求未来的同时,也享受当下的过程。这是一种现在快乐、未来也快乐的心理状态。作者分享了自己学生的经历:这位同学收到一份薪水很高的知名咨询公司OFFER,她并不喜欢那份工作,而别的公司提供了她喜欢的工作,薪水却都无法与这家公司相比,她很苦恼不知道如何选择。作者请她把自己的问题换个角度来问,不要问自己“是应该选当下的快乐,还是选未来的幸福”,而是要问“如何才能同时享受当下的快乐及未来的幸福?”
大多数情况下,眼前的快乐和未来的幸福这两者并不冲突,比如这位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,会更投入努力,也会从中获得快乐成就感,事业的上升也会随之而来,并在未来获益,甚至还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。很多时候改正问题,我们就会看到自己的盲点。无论选择商业、医学、艺术,在自己喜爱的领域,我们一样可以在享受的过程中,取得事业的进步,因为“热爱是幸福的动力”,享受过程,让热爱和快乐带我们慢慢改变生活。幸福不是爬到山顶,也不是在山脚下漫无目的的游荡,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爬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。我们希望自己牙齿健康漂亮,所以我们每天都会刷两次牙,这不需要强大的自律性,而是习惯成自然的力量。当我们决定开始追寻“让自己更幸福”的目标,我们就需要为此养成新的习惯,经过21天的坚持,通常这个习惯就会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。
一天结束时,写下5件让我们因感恩而感到快乐的事,可能来自旁人的善意,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具有能量的新想法。如果每天都做,可能会重复列出一些事情,这并没有关系。我们还可以和亲友交换自己快乐的时刻,通过分享和记录重温那些时刻。在一张表格中写下对你而言最具意义和快乐的事情,比如家庭聚会、运动、听音乐等等。
在每一项旁边写下你在这件事情上所花的时间,审视这张表格,问下自己,自己的生活是否预留足够的时间给这些让你快乐或感到价值的事情。尤其我们在社交网络浪费太多时间的当下,每天可以设定一个不许上网的时间,认真去享受表格里的项目。如赫伯特本森、卡巴金的研究报告所指出的:有规律的冥想可以为生活带来深刻的改变。这个练习也非常简单:
1) 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,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或盘腿坐在垫子上,保持腰背挺直不紧绷、微微闭上双眼;2) 深呼吸,保持心态平静,每次吸气吸到最深处,感受那个位置,慢慢吐气;3 )用意念扫描我们的全身,如果在任何部位感到紧张,用意念轻轻放松那个部位至少保持5秒钟,专注于深长缓慢的呼吸,如果感到走神了,就简单地把注意力拉回呼吸上;4 )继续深呼吸,让轻松的感觉包围自己,可以想象一个让心舒服的环境,用30秒到5分钟的时间,让这种积极能量蔓延全身。如果经常做这个练习,你甚至不需要想象什么场景,只要想着“幸福”“宁静”这样的字眼,就能引发积极的能量;5 )规律地冥想,每天早上、午餐后或睡觉前,用1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来冥想。当冥想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后,只需要一两分钟的冥想就会给我们及时的帮助。如每当有压力、愤怒的时候,只需要几次深呼吸,就可以释放出积极的情绪。任何幸福的生活绝不是源于一个重大的事情,幸福的生活是累积而成的,无论是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还是点点滴滴的瞬间。当我们从小处做起,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,从普通、平凡的小事中获得意义与快乐,这样的点滴时刻越多,我们自然也会越幸福。还等什么?从现在开始吧!